【早安健康/蔡经谦报导】随着台湾民众健康意识渐起,钠含量逐渐成为民众日常饮食关注的焦点之一。尽管如此,依据国健署105年的统计数据,台湾成人(不论男女)均钠含量摄取过量,恐有诱发高血压的风险。而尽管平时已多留意钠含量,然而日常饮食中有些看似无害、甚至健康的食物也恐让血压升高。
冰品、冷饮竟易导致血管收缩、血压上升?
常常偏头痛?〉早安健康6月号《头痛 可以自救》名医亲授头痛解方,轻松摆脱头痛体质
天气渐热,民众可能也开始浮现想吃冰品的慾望。虽然刨冰、冷饮等冰凉食物明明「不咸」,却也会对血压造成影响。30年来24小时持续测量自身血压的日本心脏专科医师渡边尚彦指出,食道就位於心脏後方,冷饮通过时,末梢血管就有可能因此收缩导致血压上升。
此外,他以自己的上司举例,该上司就曾在喝冰啤酒的瞬间,狭心症发作。重口味的小菜与冰啤酒搭配虽然好吃,但对血压来说却是最糟,最好避免。他也亲身实测,夏天时仅仅吃冰,收缩压便从120上升至140,因此不可不慎。
看似健康的和食也隐藏高血压陷阱
不少民众应该都对「和食」抱有健康的正面印象,不仅菜色多样,鲑鱼、味噌汤等料理也对健康带来不少好处。不过,传统和食隐藏的钠含量也不容忽视。
渡边尚彦解释,和食其实盐分相当多,盐鲑鱼、味噌汤、腌渍物以及纳豆酱汁中的盐分都相当高。也因此,尽管为了血压着想他一定会吃早餐,但早餐绝不吃传统日式早餐,而是吃燕麦片、牛奶或优格。
之所以早餐如此重要,是因为跳过早餐的话,由於空腹的压力会刺激交感神经,而使血压上升的缘故。此外,若早餐摄取过多盐分,一整天的平均血压都会较高,也因此早餐是日常3餐中最该减少钠含量的正餐。
营养师蔡宜庭也曾为文提醒,含钠的东西不一定很咸,有些食物吃起来不咸,钠含量却很高。并引述研究指出,华人地区饮食中,钠主要来自於烹调的盐(75.8%)、日本料理主要来自於酱油(20%)、英国多来自於面包、谷物(19.5%)。因此民众除了烹调用盐之外,酱油、乌醋、番茄酱、沙茶酱等其他的调味料也要注意用量。
日本名医渡边尚彦的3餐范例
那麽,控血压的日常饮食到底该怎麽吃呢?渡边尚彦表示,由於酱油中的盐分相当高,建议不要加在料理之中,而是装在碟子中沾食即可,而他也进一步提供了他的3餐、点心吃法供民众参考:
- 早餐:水果麦片、牛奶
- 午餐:牛排
- 点心:巧克力
- 晚餐:乌贼炒甜椒
避免食用传统和食当早餐能预防早餐摄取过多盐分;而和盐分相当多的荞麦汤面相比,午餐吃牛排较有饱足感。另外,晚餐食用富含牛磺酸的乌贼也有降血压效果,
根据啓新诊所的卫教资料,牛磺酸是使神经兴奋的重要物质,不仅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,还有提高脑机能的效果。
法国知名心脏科专家Frédéric Saldmann(费德里克.萨德曼)也指出,巧克力富含有抗氧化功效的多酚,并曾引述研究表示每天固定吃2块黑巧克力有助於降低血压。
费德里克.萨德曼进一步指出,法国是全世界黑巧克力消耗量最大的国家,爱吃高脂食物的法国人之所以心血管疾病比例比美国人低了2倍,黑巧克力或许在这之中扮演重要角色﹑。
此外,营养师张佩蓉於脸书为文提醒,虽然牛肉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,不仅可以帮助肌肉生长,还富含铁质帮助造血,但牛排的不同部位热量差很多,且台湾排餐的蔬菜分量几乎等於0,牛排馆中的蘑菇酱、黑胡椒酱也藏着高钠、高热量陷阱,因此建议吃牛排也别忘了摄取蔬菜,并用沾天然海盐的方式取代酱料更健康。
参考资料:
- 吃太咸心血管负担大! 5妙招让你减少钠摄取
- 高血圧の方は要注意! 血圧の名医が教える「最高なのに“最悪”な食べ合わせ」
- 吃对食物 脑筋聪明啦!
- 每天只要吃30克!就可以清血管降血压还能减重
- Q老师的营养教室-张佩蓉营养师
- Q老师的营养教室-张佩蓉营养师2
看了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…
- 她如何让公司破例加薪12%?吴若权:停止唱衰自己,才能活出「值得」的人生
- 缩时早餐菜单,血清素让你好好睡!一根香蕉补充色胺酸等3大原料